从事教练员工作后,王晗给自己如何考取篮球教练资格证?五大考取方式一览的未来设置了更高的目标。作为一个篮球人,如何考取篮球教练资格证?五大考取方式一览他希望能够把吉林队的优点传承下去,把自己这一身的本领传承下去。传承,在这个时候,显得十分重要。
训练晕倒选择退役
“训练比较累,在一次训练中晕了一次。我还是想打球的,家里不想让我冒险,因为毕竟健康是第一位的,当时非常不舍就退役了。”说到退役的原因,王晗轻描淡写。那一次晕倒,家里决定不让他冒险,因为
而王晗的退役,让吉林的内线折损一员猛将,也让吉林队的内线显得孱弱起来。说到作为一个灵活的胖子,在打球时是怎样一种心得,谈及内线球员的培养,王晗说:“每个球员都有自己的特点,不可能谁完全复制谁,我相信吉林早晚还是会出现很有特点的球员。球员都是一波一波出来的,内线训练,各个位置基础训练都是从小培养,常年积累,通过比赛去磨练出来的,孙军,胡卫东和郑武都是小前锋,但他们的特点都不一样,都是国内非常优秀的前锋。我觉得吉林队还会培养出很多很多优秀的球员。”
在2007赛季,王晗成为吉林队的助理教练,一直到2010年,他一直在辅助郜树敏。说到郜树敏,王晗讲起了这段师生情义,“郜指导2000年的时候还想打球呢,那时候有体能测试,在卡伦湖,跟于学鹏他们训练体能,然后李爱军来了,他就不参加体侧了。他一直在一队当助理教练,当王长友走后,他就当了主教练,他是性格比较温和的教练,比较能听取大家意见,在执教方面侧重于进攻,投篮,重视发挥球员特点。他平衡球员与球员,教练与球员之间的关系处理非常得当,我们当时球队具备了很大的实力,我们主要需要做的就是内部关系和技术水平发挥出来,不需要作出太大的调整,大家能够融合在一起就可以,他那几年做的就很好。”
从前卫到吉林队,从国青队到青岛队,王晗直言老教练给了他不少的启发:“每个教练都有自己的特点,我从体校训练到青年队到一队,每个教练都有自己的风格与特点,都能学到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,他们的老的方式方法,我们拿过来用,都是有他的目的性和针对性,根据不同的球员再进行小的调整就够了。他们的方式方法对于篮球从业者都是有用的东西。”
成为最年轻主帅
2010年,当时刚满30周岁的王晗成为吉林东北虎男篮的主教练,当三十而立这四个字成为一种压力放在他的肩膀上,王晗坦然承认自己心里没有底,“从人员上讲是最困难的时候,老队员退没了,老队员都走了,王博 ,杜江,聂金强都不在队了,都是新面孔。当时16、17个队,队伍就第13名了,在2010年后,有实力的球队都加大投入,外援投入,教练包括配置,都放大了。当时都是训练营模式,后期大家可以自己找了,对于资金雄厚的俱乐部 ,优势马上就放出来了。当时从各个方面来说,球队和俱乐部方面都是最困难的时候。 孙总回来了,重新开始,把球队重新打造 ,人员,经营,面目都是重新打造,都是怀着对篮球的感情和热情投入到日常的训练和工作。”他说:“2010年刚接队的时候,虽然做过助理教练,但自己带队训练和比赛,还是不一样。现在回头来看,当时确实经验要差一些。但是,既然做了就要有信心把这个事情完成好,教练要认真准备,做功课,不管人员情况什么样,可能实力上不算强,但我们要认真去准备。这个球队优良的作风,好的技战术打法,我们要延续对的东西往下走,球队还是会有一个质的提升的,我们就要做这个事情。虽然成绩不太好,从孙总也好,教练也好,都在真心实意为球队做这个事情。”他在努力的时候也看到了吉林队的希望,他说:“从13年14年后,有些球员就出来了,小崔崔晋铭,也是青年队上来后,去师大打了一些大学生比赛,经过甲A的锤炼,都走向正轨。他们虽然达不到顶尖的水平,但是他们也是通过努力, 加上俱乐部的平台,都是一步步的在做,相信经过努力,会赶上的。”
珍惜吉林荣誉
“我对这个球队真的荣誉感特别强,有的比赛明显进不了季后赛,名次影响不是很大,因为在吉林队这么多年,我不愿意看到球队输球,包括球员也是一样,都是非常认真的对待每一场比赛,不管对手怎样 ,我们都是想赢下比赛的。”在那些吉林球迷感觉愤懑和无奈的时光里,没人比球员更痛苦,因为他们为比赛所付出的所有努力,都是为了赢得胜利,“当比赛中感觉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的时候,确实很着急,因为有荣誉感支撑,赢下比赛才能证明我们努力了,我们是在认真的经营这个球队,有的时候就是我们把水平发挥出来了,但确实人家实力比我们强,我们输了,但是心里上还能舒服点。就是那种有机会赢,一两个环节就输了的时候,就难过,确实上火。”在比赛中,王晗有时会表现急躁,他想把所有表达的内容通过肢体来让队员理解。所以当笔者谈到他在赛场上那些动作时,王晗解释着。
“有时候连续输个一场两场,三场四场的时候压力就特别大,尤其是输的都是三分四分,甚至一分两分,有的时候打两个加时输了那么一分两分,这是很伤士气的事情。每个赛季都有这样的比赛,虽然说大家都在调整自己,但是难过的心情是一般人理解不了。球队连续出现输几场球时,大家的情绪都很低落,就得通过教练来调节,因为比赛是接二连三的接踵而来,没有精力考虑之前的事,你又认真准备了 ,又差不多,输了一分两分,或者赢一分两分,这种情绪都是这样延续下去的,人都是处于这个焦虑,紧张,各种情绪里。”面对过下课的压力,球迷的骂声,王晗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,他说:“可能大家看到的,不管是我还是球员,都有肢体语言和情绪,都是可以理解的。”
在2015年,王晗离开了吉林队,他说:“去其他俱乐部是自己学习的一个机会,感受不同的篮球氛围。巩指导在山东也是篮球领军人物,做教练也15、16年了,02年开始执教。他的执教风格与其他教练还不一样,他对于球队的管理和训练属于大刀阔斧式的,又不缺细腻的东西。可能对于他来说,外教抓比赛录像分析,对手情报工作和体能训练。我做球队训练和比赛中的提醒工作,大的框架下还有细腻的东西。”
在青岛队执教的王晗,骨子里依然是对吉林队的深深依恋。就在笔者转移话题后,他又将话题带回了吉林,在他的记忆深处,在他的人生旅程上,吉林男篮已经在他心里生根发芽,他这一次回忆的,是那一场人生最辉煌的一次比赛——2000年的时候主场打八一,当时联赛已经打了两场,打八一队是第三场球,第一场客场对奥神,输了,第二场打辽宁赢了,所以对阵八一的时候,市体育馆座无虚席,是爆满的。
那时候八一不但是总冠军,而且还不输球,所以八一要是输球那就是大新闻。那时候虽然说我们球队实力提升了,但是胜面还不是很大,打比赛并没有把握。(王晗讲得眉飞色舞)“但是那场球,孙军,罗德,包括接军都在,我打了不到20分钟球,每个上场的人发挥的都非常好,李爱军的三分,孙军的三分和跳投,罗德的冲击力,一下子赢了八一20分,”在王晗的印象里,那场球赢完后全队去吃的野力肥牛,在西朝阳路,野力肥牛的饭店打的大的横幅,(王晗比划着,)开头是一个字——哇!东北虎赢了八一20分。他感慨着:“这些年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这个比赛。那时候即使赢也想不到能赢二十分。确实大家打的非常非常好。”
忆往昔,峥嵘岁月稠。如今的王晗已经身为人父,已经在教练岗位上久经沙场,他对篮球的理解和顿悟也有了很多不同。他的内心里,篮球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项目,那种两军对峙的智斗,那种对手于前的大义凛然,那种风驰电掣之间的决断,都让他着迷。如何在未来的日子里做好一个教练,是他给自己的课题。他为之努力着,奋斗着。就像他的父辈那样,默默无闻的奉献一切。
篮球的传承,也在他们的手里,这样一代代传承下去。篮球烈火永不熄!
网友评论
最新评论